中共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
2025年04月25日08: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2025年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鮮明指出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全面落實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一視同仁對待各種所有制企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彰顯了黨中央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堅定決心,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深受鼓舞、倍感振奮。我們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悟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各項決策部署,鼓勵、支持、引導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深刻領悟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
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精辟概括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強調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已經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將一以貫之堅持和落實,不能變,也不會變。
全面認識民營經濟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營經濟是我們黨長期執政、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受憲法和法律保護。這些重要論述,既堅持科學社會主義關於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本原理,又結合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對非公有制經濟的定位作出了精准闡釋,構成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內容,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的重要成果。歷史和實踐充分証明,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的長期穩定,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提供了堅實保障。同時,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也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和澎湃活力。我們要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堅定不移推動民營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不斷發展壯大。
深刻領會黨和國家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鮮明立場和堅定決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和國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后,我們黨破除所有制問題上的傳統觀念束縛,逐步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完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理論、方針和政策,構建了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的制度體系。黨的十八大提出,保証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黨的十九大將“兩個毫不動搖”寫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黨的二十大再次強調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作出全面部署。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是黨中央的一貫方針,是長久之策。回顧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偉大歷程,正是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充分發揮各種所有制經濟的功能和優勢,我國才能在短短40多年間積累雄厚的物質基礎,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我們要深刻領會“兩個毫不動搖”的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准確把握黨和國家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導向和目標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和國家保証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堅持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各種所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隻有推進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協作共進,才能形成共同發展、相得益彰的格局,凝聚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合力。我們要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堅決破除制約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制度障礙,依法維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愛國敬業、守法經營、創業創新、回報社會,堅定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中國式現代化的促進者。
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新征程,我國社會生產力將不斷躍升,人民生活水平將穩步提高,改革開放將進一步全面深化”“給民營經濟發展帶來很多新的機遇、提供更大發展空間”。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多方面顯著優勢,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最大優勢,“兩個確立”是新時代黨和人民應對一切不確定性的最大確定性、最大底氣、最大保証。新時代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歷史性成就,最根本在於有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斷健全,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進程加快推進,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持續完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制度政策,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更為堅強的保障。
強大有韌性的國內大循環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廣闊空間。我國是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產業體系配套完整,基礎設施網絡化、智能化、便利化、協同化水平不斷提升,強大供給能力優勢明顯。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巨大,宏觀政策更加積極有為,將進一步激發有潛能的消費、有效益的投資,促進消費和投資良性互動,構建強大的國內經濟循環體系和穩固的基本盤,為民營經濟長期向好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歷史條件。全球科技創新進入密集活躍期,技術創新呈現多技術交叉融合和群體性躍升態勢,滲透性、擴散性、顛覆性特征更加凸顯,產業化進程加快,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生物技術等前沿科技集中涌現,人民群眾個性化、多元化需求不斷升級,有利於民營企業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勢。
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前進動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要素市場化配置、產權保護制度等改革舉措持續落地見效。各層級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和問題解決機制不斷健全,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將更好激發民營企業發展內生動力。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台,有助於民營企業更好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在開放合作中提高國際競爭力。
規模實力持續提升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實干拼搏、銳意進取,民營經濟已經形成相當的規模、佔有很重的分量。整體實力大大提升,2024年登記注冊的民營企業數量達到5650.4萬戶,佔企業總量的92.3%,對進出口和稅收的貢獻達到五成以上,對城鎮就業的貢獻達到八成以上。創新能力大大提升,不斷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超過42萬家,佔比達到92%以上。市場競爭力大大提升,2024年民營企業進出口額達到24.3萬億元,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強勁,民營企業貢獻超過一半。同時,我國擁有一大批堅韌不拔、勤奮工作、富有創造力的企業家和產業工人,是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力量。
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經濟回升向好基礎還不穩固,民營經濟發展還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但這些困難和挑戰是局部的而不是整體的,是暫時的而不是長期的,是能夠克服的而不是無解的。只要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形勢的判斷上,保持發展定力,增強發展信心,抓住發展機遇,就一定能夠開拓更加廣闊的新天地。
扎實推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凡是黨中央定了的就要堅決執行,不能打折扣。”我們將全力以赴,會同各方面持續加力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持續加力破除市場准入、公平競爭障礙。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實施新版市場准入負面清單,開展市場准入壁壘清理整治行動,持續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經營主體公平開放,支持有能力的民營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支持民營企業在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投資布局,支持更多民間資本投資鐵路、核電、水利、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領域重大項目,引導民營企業更好參與“兩重”建設和“兩新”工作。
持續加力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全面實施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用好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等政策,建立拖欠企業賬款領域信用監管機制,將有關違約拖欠情況納入相關主體信用記錄,強化票據管理、信息公示,依法依規實施失信懲戒,會同相關部門加快形成清理拖欠企業賬款的合力。
持續加力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加快形成以民營經濟促進法為基礎、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為支撐的法律制度體系,更好發揮法治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中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堅決防止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強化涉企收費長效監管,加大對違規收費的治理力度,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持續加力落實各項紓困政策。深化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用好民營經濟發展綜合服務平台,發揮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健全問題收集—辦理—反饋—跟蹤回訪閉環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匯聚工作合力,由點及面幫助民營企業解決更多困難問題。深入推進“信易貸”工作,健全全國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台網絡,推進信用信息共享,提高增信質效。發揮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作用,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等基金,為科技型民營企業融資拓寬渠道、提供支持。
持續加力支持民營企業勇擔時代重任。傳承弘揚、創新發展“晉江經驗”,總結推廣各地好經驗好做法,弘揚企業家精神,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引導民營企業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風險防范機制,鼓勵、支持、引導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5日 10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